分享

人们现在去伦敦用中国货币做生意

在伦敦和新加坡争夺人民币相关业务离岸地第二名的竞争中,伦敦金融城得到了北京的支持。 双方不乏潜在利益,但仍有一些困难有待克服。

人们现在去伦敦用中国货币做生意

离岸人民币市场(在香港交易的中国货币——CNH)的发展有增无减。 作为这个卓越市场的金融中心,香港在过去几年中与内地合作,服务于一个伟大的目标:推广全球人民币。 中国当局实现这一目标的承诺导致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扩大、存款的发展和一系列金融产品的扩散,这些产品仍处于多元化过程中,以离岸人民币计价。

香港从与 CNH 市场相关的商机中获益匪浅:事实上,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的估计截至 91 月底,离岸货币存款价值近 XNUMX 亿美元,而点心债券的销售 (离岸人民币计价债券) 2011年增长两倍,达到50.7亿元 (近 8 亿美元)。

现阶段,增加离岸人民币计价产品的利差,推动人民币在对华国际支付中的使用(去年占中国贸易总额的11%,价值25亿美元),外币存款增加,以及获准以人民币经营的银行机构数量(目前为 134 家),构成了能够增加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的一系列条件,有利于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相关的回报和延长报价在国际范围内也是如此。

离岸人民币相关业务在二级市场的发展代表了离岸人民币市场现阶段的重要下一步,也为相关金融中心提供了宝贵的优势。 在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提出自己作为 CNH 市场二级中心的挑战中,竞争似乎仅限于新加坡和伦敦.

2011年初,包括苏格兰皇家银行和中信(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内的多家国际银行都表达了对新加坡崛起为离岸人民币第二个金融中心的期待,凭借其所享有的一些优势由城邦。 新加坡不仅以其卓越的金融基础设施而著称,这使其成为亚洲第二大证券交易所 (东京之后) 这将有利于离岸人民币的发展和传播,而且还因为它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商业和文化联系. 这种关系的证明是建立一个协议 价值150亿元的互换额度 (22.8 亿美元),直接与中国人民银行签订合同:该互换协议在金额上排名第三(仅次于香港和韩国),但在新加坡占中国与中国贸易总额的份额方面排名第一亚洲。

然而,尽管新加坡在去年年初之前似乎是最受欢迎的,但 2011 年 CNH 市场的发展以及最近北京在伦敦的官方支持似乎正在将焦点转向伦敦金融城。 根据 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收集的数据, 2011 年,伦敦在香港和中国以外地区的人民币支付份额从第一季度的 22.1% 增加到去年第四季度的 30.1%l. 事实上,新加坡因伦敦的成功而受到惩罚,同期伦敦的份额从年初的 52.9% 下降到最后一个季度的 30.6%。

支持的另一点是北京公开表达了对伦敦的支持:继 2011 年 XNUMX 月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与中国副总理王岐山于今年 XNUMX 月会晤后, 香港金融管理局与英国财政部联合宣布推出私营部门论坛,其功能是促进伦敦与香港在促进离岸人民币相关业务方面的合作. 工作组内部由两市主要金融机构的代表组成,包括汇丰银行、中国银行、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渣打银行。 就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主要议题进行讨论,论坛每年安排两次会议,其中第一次会议将于明年XNUMX月在香港举行。 此次论坛预计将关注的主题包括: 研究以 CNH 计价的金融产品,促进人民币市场的更大流动性以及开发使用中国货币进行的支付结算和清算系统.

在为促进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而采取的其他措施中, 香港亦宣布决定由15月底起延长实时人民币结算系统的运作时间至每天XNUMX小时 (香港时间8.30至23.30),即同意 英国金融机构有可能拥有足够大的窗口,通过使用香港平台来管理 CNH 支付.

香港参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对双方都有利。 依托全球最大金融中心英国市场的可能性,将满足中国利用其缺乏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的需要,同时扩大欧洲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进一步传播中国货币。 另一方面,纽约市的估计利润将超过 XNUMX 亿英镑,并且作为亚洲以外唯一的 CNH 中心的声望和声誉也会增加。

然而,中国货币进入伦敦金融城存在一些障碍: 尽管北京支持将伦敦提升为 CNH 的第二个金融中心,这被许多人解读为进一步放松对资本流动和人民币价值的控制的信号,但这种货币在伦敦金融城的投资者中仍然相对较新. 在与这个合作项目相关的困难中,除了 需要建立互换线 两国之间以人民币计价以及因 人民币不完全可兑换, 增加了与 CNH 相关的业务规模小的问题,这可能导致欧洲投资者的某种不信任,其动机是风险的可能性,例如, 市场流动性充足的不确定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