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洲在中国金融业崛起中的作用

来自HORIZON CHINA,国际事务研究所(IAI)双月刊——欧洲比美国和日本更支持人民币国际化,认为人民币可以与美元一起成为国际货币秩序的支柱之一和欧元——美国刹车和英国退欧效应

欧洲在中国金融业崛起中的作用

欧洲比美国或日本更支持中国金融的崛起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转折点出现在去年 XNUMX 月,当时人民币进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的特别提款权 (SDR) 篮子,这还要感谢 - 最重要的是 - 自 XNUMX 年代末以来一直关注的欧洲人对人民币的兴趣以及人民币一旦完全可兑换后可能与美元和欧元一起成为国际货币秩序的支柱之一的可能性。 

英国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但在英国脱欧公投后,伦敦金融城的银行可能无法进入单一市场,这导致中国政府评估是否将部分人民币清算和相关服务转移到大陆市场,主要是法兰克福、巴黎和卢森堡——但也米兰。 这一动态对中欧关系以及跨大西洋关系都有重要影响。 

欧洲对人民币的支持 

在 2015 年 4 月初结束的 IMF 一揽子货币五年期审议谈判中,欧洲是货币数量从 5 种增加到 2001 种的旗手,其中包括人民币,不可兑换但高度流通的货币。 就战略影响而言,这一事件对国际金融的影响可与 XNUMX 年中国加入 WTO 对全球贸易的影响相提并论。

因此,中国行长周小川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之间的较量在欧洲决出胜负。 单靠美国和日本是没有实力将中国人退还给发件人的。 中国在 dsp 上押下重注,将其视为一个跳板,以各种可能的方式鼓励人民币国际化,并朝着可能在 2020 年之前实现的全面转换迈进。

特别提款权是国际外汇储备资产。 这些货币分配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家,代表可以在需要时进行兑换的外币池。 即使以美元计价,dsp 的名义价值也来自一篮子货币,特别是固定数量的日元、美元、英镑、欧元,自去年以来,还增加了人民币。 随着人民币进入IMF货币篮子,包括意大利央行在内的至少XNUMX家已经持有该货币的机构也不得不将其持有的SDRs兑换成人民币,​​北京货币储备有所增加。

应该记住,中国和欧洲央行已于 2013 年 45 月签署了总额为 350 亿欧元(2014 亿人民币)的互换协议,这是北京在亚洲以外签署的最大的互换协议。 2014 年 3 月,欧洲央行正式就人民币储备规模展开内部讨论。 就英国央行而言,它在 XNUMX 年 XNUMX 月通过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债筹集了 XNUMX 亿元人民币,然后将其保留在储备中,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将其兑换成美元。 次年XNUMX月,在习近平对伦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英国政府被选中发行第一批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债券。 

欧洲也是越来越多所谓的人民币中心或人民币清算银行的首选地点。 他们也被称为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Rqfii),主要分布在欧洲的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卢森堡等城市,以及布拉格、布达佩斯、米兰和苏黎世。 欧洲和中国之间日益密切的货币关系解释了英国决定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IIB) 创始成员国的原因,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紧随其后,尽管美国施压要求其置身事外。

美国制止中国金融

在欧洲对人民币和中国金融开放的同时,美国大型银行继续遏制北京在世界金融客厅中争取更多空间的激进主义,MSCI 再次拒绝将其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就证明了这一点中国蓝筹股。 其实,最痛苦的第三次否定,是在XNUMX月中旬到来的,因为这一次北京把肯定的回应当成了理所当然。 据内部人士称,Msci 的不信任是由于人民币的稀缺吸引力所决定的,人民币是一种不可兑换的货币,会产生大量债权——正如其进入 IMF dsp 篮子所证明的那样——与其可交易性相关,因此从“广泛且不可否认的”商业用途。

MSCI 的决定不仅仅是对中国金融市场透明度的不信任,还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尽管北京最近努力开放资本市场(包括开放在岸债券市场)并实施紧缩政策以保护流动性,但全球投资者之所以选择观望,正是因为担心人民币风险以及管理货币本身的操作困难。 中国境外的所有人民币交易中,仍有 70% 在香港进行,每天约 800 亿元。 

然而,中国货币缓慢国际化的六年已经留下了印记:投资人民币的不仅仅是央行; 根据全球交易服务组织 Swift 的数据,人民币已经是世界上第二重要的贸易融资货币,交易量第六大货币,使用量已超过加元和澳元。 欧洲对人民币的支持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举措,也是向中国改革者发出的政治信息。 英国退欧可能会加速这种动态。 然而,风险在于与美国的差距将扩大,美国对维持美元的主导地位心存疑虑,对人民币的升值和欧洲盟友在促进中国金融方面的作用持保留态度。

评论